活潑可愛的毛小孩在草地奔馳、在泥巴打滾、在溪流翻騰,開心的樣貌真是療癒指數破表,但我們卻很有可能忽略了暗處所隱藏的危機──在潮濕悶熱的台灣,一年四季都有跳蚤、璧蝨等害蟲的存在;隨著夏季到來,更是亮起蟲蟲危機最高警戒的號誌。因此,為毛孩選擇對的產品、定期使用預防用藥,絕對是飼主刻不容緩的日常課題。
➡ 專業諮詢:納嘉動物醫院 楊世鴻院長
市面上常見的除跳蚤壁蝨用藥所含的成分有3種,包含除蟲菊(pyrethroid)、芬普尼(Fipronil)以及新一代的成分比普魯(Pyriprole)。其中,除蟲菊滴至狗狗身上後會分布至皮膚的角質層,只要一經接觸,跳蚤璧蝨的神經系統便會麻痺;不過也因為在正常情況下,角質層每28天會進行一次代謝,當時間到了或平日洗澡頻率過高,都會使其藥效失效。
而芬普尼與比普魯則透過毛孩的皮膚分布至皮脂腺,較不受洗澡頻率的影響;其中,芬普尼是自1980年代就開始使用於動物身上的藥物,有的商品會將芬普尼加上另一種名為methoprene、用以抑制幼蚤孵化的成分共同使用,加強其除蚤的效果。近年來,新成分比普魯(Pyriprole)才開始被使用,其主要是用以阻斷成蚤的生活史,讓其無法繼續生長繁殖,解決了其它2種成分對跳蚤來說可能已具有一定的抗性或藥效維持不易的問題。
▲毛小孩在草地奔馳、打滾,隨著夏季到來的蟲蟲危機,選擇對的並定期使用預防用藥是很重要的課題。
藥劑挑選有門道
在了解藥劑的成分之後,面對市售琳瑯滿目的商品,飼主又該如何選擇呢?納嘉動物醫院院長楊世鴻表示,每種除跳蚤壁蝨的藥劑皆以不同方式達到預防效果,在選擇上,建議以「安全」與「有效」兩大準則進行選購,不同產品都有其安全範圍。
舉例來說,除蟲項圈內所含的藥劑是不會被狗狗吸收進入體內的,因此這種產品的除蚤方式即將藥劑裝進項圈中,讓其慢慢地釋放藥效;而滴劑的部分則會吸收至寵物身體的不同部位,有的吸收至皮脂腺、有的達到角質層,藉由停留在皮膚上的效果以達到除蟲的目的;至於口服藥即透過口服方式使藥效隨著血液循環帶至全身。除了了解各式產品的運作型態,也要確認該商品是否通過國家安全認證,確保毛小孩在使用上的安全性。
▲在選擇藥劑上,建議以「安全」及「有效」兩大準則進行選購。
楊世鴻院長也強調,寵物所處的環境、寵物對藥物的接受度、藥物應用於該個體上的有效程度、飼主對價格的接受度等條件,都是選擇產品的指標。舉例來說,若狗狗使用了某種藥物出現過敏反應,代表該藥物並不適合這個個體;或是家中同時飼養有狗狗與貓咪,飼主應避免購買含有除蟲菊成分的商品,因為這個成分對貓咪來說是極具殺傷力的;此外,除蟲菊易於清洗,若寵物處於經常需要洗澡的狀態,除蟲菊便不適用於這樣的個體。至於加上methoprene的藥物,若長時間曝曬於陽光底下則容易使methoprene失效,家中寶貝若屬於喜愛到處「趴趴走」的孩子,這樣的產品對他來說可能較不適用。
因此在為你的毛孩挑選藥品前,須事先衡量各種條件,並諮詢最熟悉毛孩狀況的家庭獸醫師,相信市面上多元的商品選擇、甚至搭配交互使用,都能夠解決並滿足毛小孩的需求。
滴劑好處知多少
綜上所述,光照或洗澡都可能將相關成分的效果降低,或於接觸皮膚時導致毛孩出現各種皮膚疾病或不適狀況,此時便須更換別的滴劑品牌或口服藥。只是相較於其他種類的商品,口服藥的費用較高,雖然口服藥一吃下去便可很快地吸收至寵物全身,但需要待寵物真正被叮咬才會看見功效。
▲即使使用了預防用藥,平時生活環境的清潔工作也不能忽略。
滴劑的便利性與見效率則相對較高,只要一個月一劑地正確使用,害蟲一但接觸到毛孩的皮膚變會立即見效,相較於口服藥也是比較經濟的選擇。在使用方法上,首先需將狗狗肩頰骨的毛髮撥開,再將滴劑緩緩滴於皮膚上,滴完後需經1天以上的時間藥效才會相對穩定地分布全身。要提醒的大家是,因狗狗洗澡後的皮膚尚未恢復正常油脂量,滴劑附著的效果較差,若在滴完便進行清洗,藥效則無法發揮,因此洗澡前後的1至2天都不是使用滴劑的好時機。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跳蚤、璧蝨等害蟲的生存能力很強,在不利於牠們繁殖的狀態下,牠們可維持現狀等待適合的時機,因此隱藏的危機仍存在於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因此,即使已為毛小孩挑選並使用了適合的藥物,仍須做好生活環境的清潔工作,才算是最完整的防蚤、防壁蝨的因應措施。
![]() |
品名 | 沒得蚤 Prac-tic |
特色 | 新成分Pyriprole,非芬普尼、非除蟲菊精類,施用後24小時殺死跳蚤、48小時殺死壁蝨,持續四週,預防再感染,下雨、游泳或洗澡,仍維持療效。 | |
成分 | Pyriprole |
Code:PM-TW-2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