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諮詢醫師:杜瑪動物醫院 林永富 獸醫師
貓咪飼主都知道,他們是忍痛高手,不到最後關頭不會顯露出來,想要了解毛小孩是否身體不適,需要靠飼主平日的觀察,一旦發現不對勁,建議盡快就診才能緩解貓咪的疼痛症狀。
杜瑪動物醫院——林永富醫師表示,由於現代動物醫學發達,寵物的壽命也越來越長,就診的貓咪熟齡貓比例越來越高,有些6~7歲的中老齡貓就開始有關節問題,10歲以上的貓更常見骨關節炎,每10隻約有2隻罹患骨關節疾病,也就是說,許多老貓都避免不了這樣的問題。
▲ 蘇格蘭摺耳貓有骨軟骨發育不全的基因問題,發生關節疾病機率大於其他貓種。
除了退化性關節炎外,品種及體型也是導致關節疾病的原因,以品種貓來說,最常見的就是蘇格蘭摺耳貓,該品種由於有骨軟骨發育不全的基因問題,所以有可能一出生就可能罹病,即使幸運長大,年紀漸長後發生關節疾病的機率仍大於其他貓種,在部分先進國家,已明令禁止摺耳貓的繁殖。
肥胖也是關節炎的常見原因,體重較重的貓,因為骨關節負荷大,飼主最好為貓胖貓減重,已經罹患關節炎的貓咪,則建議將體重減至比正常體重再輕一點以減輕關節負擔。除了慢性關節疾病,曾經因外傷、創傷如:車禍、高處墜落⋯⋯所造成的損傷,也容易成為慢性關節疼痛的危險群,因為這些傷害有可能會造成部分後遺症,導致未來較易引發骨關節問題。
▲ 肥胖貓也是關節疾病好發族群之一。
💡 關節疾病好發族群
多數飼主會以為,如果關節損壞會造成貓咪疼痛,是不是盡量不要讓他行走或跑跳就能減少關節炎的產生?林永富獸醫師指出,在正常情況下,適當的運動除了可以增加運動量、鍛鍊肌力外,對於關節的保護及靈敏度有一定的幫助,如果貓咪已受關節炎之苦並影響到日常生活,飼主就不要強迫他們運動以降低疼痛感。
飼主可從貓咪的生活習慣及活動中,觀察是不是已有疼痛情形,最明顯的就是走路的步態,如果出現跛腳或是一隻腳舉著不敢著地,這就可能是關節疼痛的關係;除此之外,平時也可以趁貓咪趴下時俯視他們的背部及大腿肌肉,如果肌肉出現退化,下半身的身型會比較尖瘦,但這不代表一定有關節問題,仍需要多方面的評估,比如去年可以輕鬆躍上跳台,但今年需要透過中繼站分兩三次才能跳上去、跳下來也沒那麼靈巧,有點遲疑或是需要前肢攀著牆才下得來,這都是貓咪常見的骨關節炎症狀,建議有異狀時務必帶貓咪前往動物醫院檢查,由獸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接受治療。
▲ 飼主可從貓咪的生活習慣及活動中,例如跳上貓跳台等行為,觀察是不是有疼痛情形。
行
動 |
跳上或跳下 |
|
跳上跳下的高度 行動的優雅程度 |
|
|
如廁習慣改變 |
|
|
活
動 |
睡覺習慣 |
|
玩耍 |
|
|
打獵 | 狩獵次數降低 | |
毛髮狀況 |
|
|
磨爪 |
|
|
性
情 |
對飼主及其他動物的容忍度 |
|
總體行為 |
|
註:飼主們可以藉由這個表格,比較家中貓咪現在的行為,是否跟以前不同出現了改變,再與獸醫師討論該如何提供貓咪必要的協助。 參考資料:Bennett & Morton, 2009
▲ 退化性關節炎是無法復原的,必須平日細心觀察貓咪的生活變化。
當貓咪確定罹患骨關節疾病後,並非所有狀況都需立即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林永富醫師建議,如果關節炎的情形不會影響生活,就不需立即服用藥物;最好的方式就是為貓咪打造合適的居家環境,方便貓咪到達如廁及用餐區域,設置較低的跳台⋯⋯都是不錯的方式。不過一旦貓咪改變了生活型態,像是隨地大小便、不想吃飯,都有可能是因為疼痛而放棄了原本該去的地方或該做的事,這時醫師就會建議給予止痛藥物以減緩疼痛。
如需使用藥物,千萬不得使用人類的止痛藥。因為許多人類使用的止痛藥會使貓狗中毒,輕則虛弱嘔吐,重則器官衰竭喪命,建議飼主們務必諮詢獸醫師,選擇寵物專用的止痛藥,目前市場上已有知名大廠研發出適口性很好的口服止痛藥,只要經由醫師開立處方後再依劑量投藥,是安全、輕鬆又便利的選擇。
林永富醫師提出,只要在身體狀況可負擔的情況下,還是可以鼓勵貓咪活動,維持肌肉力量對骨關節的保護才是好的,因為完全不動容易導致肌肉萎縮,反而更容易受傷。如果貓咪因為疼痛必須服藥,狀況改善後即可停藥並慢慢地讓貓咪恢復活動,以維持關節的靈活度及肌肉力量強度。不過止痛藥是控制症狀不會治癒骨關節炎也非保健品,飼主不需要為了怕貓會痛就持續給予,退化性關節炎是無法復原的,必須平日細心觀察貓咪的生活變化,及嚴重疼痛時服用藥物趨緩症狀,這是所有飼主都必須知道的觀念。
![]() |
品名 | 歐息疼® Onsior® |
特色 | 為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具組織選擇性及COX-2高度特異性,可快吸收且迅速從血流中排除,但在炎症部位持續作用。 | |
成分 | Robenacoxib |
PM-TW-19-0087 Sponsored by 台灣禮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