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飼主的觀念提升,我們漸漸要面對越來越多老年動物會出現的問題。犬貓的老年認知障礙就是其中一項常見但對於飼主與獸醫師來講極具挑戰性的疾病。過往此疾病的診斷並不容易,大多數人或許會覺得家裡毛孩只是單純老了、活動力減弱,但這些症狀或許是認知障礙的表現。
![]()
![]()
什麼樣的狀況或因素,會產生這類型的身體疾病?
根據過去統計,認知障礙是一項會影響約14%23%大於8歲的貓咪疾病,其背後的機制和人的阿茲海默症有部分相似之處,包括在腦部蛋白樣物質的沉澱、腦血管的纖維化及微出血、腦實質的萎縮伴隨腦室擴大等等。臨床上我們會看到的症狀主要包含以下六大類別: D(Disorientation)神智錯亂、癡呆 I(Interaction changes) 和飼主、其他家人或動物之間的互動行為改變 S(Sleep pattern)睡眠週期及習慣的改變 H(House soiling)在家裡平時不會大小便的地方大小便 A(Activity level)整體精神活力減弱,但可能出現強迫性踱步、轉圈等行為 A(Anxiety)焦躁、敏感、容易受驚嚇 此表格內的問卷項目可以讓飼主藉由日常的觀察,記錄目前出現的狀況,就醫時即可跟獸醫師針對問卷結果做討論。由於認知障礙的診斷靠的是症狀觀察、病史評估、以及其他疾病的排除。除了隨著年紀變大而發生的退化以外,還有一些疾病類別也可能看到相似的症狀,例如腦部的腫瘤、發炎感染、血管相關病變(俗稱中風)、或創傷。只要疾病的病灶位置影響到控管行為、認知、情緒等功能的腦部區塊,就可能看到以上這些症狀。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
老年的認知功能障礙目前沒有強力有效的預防方式,而且是不論做何種的醫療介入都會隨著時間或快或慢的進展惡化的疾病,因此我們只能在平時多多仔細觀察這些動物,盡可能在有些微徵兆時就發現並尋求醫療協助。過往的資料顯示大約在6~8歲的狗狗就有可能開始有一些老化病變的產生,但此時尚不一定有明顯的臨床症狀。由於不同犬種之間體型差異甚大,開始進入到老年階段的年紀也不盡相同,所以飼主們需在平時的定期健檢就多多跟醫師討論在家的觀察、是否有些行為改變可能是老年認知障礙的表現。
若確診,飼主如何更好的陪伴與照顧?
建議在此疾病越早期發現並介入,越能獲得較明顯的成效。治療的方針包括抗氧化藥物的使用、生活環境的豐富化、以及飲食和保健品的給予。另外在老年動物身上,很常會有多發性疾病的共存。因此飼主與獸醫師應一同全面討論與檢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影響因素(例如退化性關節炎、椎間盤相關疾病、眼科疾病造成的視力減弱、內科疾病造成的食慾下降、慢性消瘦等等),才能最大程度減少病患的緊迫與不適。除了由醫師評估適當的給予一些抗焦慮藥物、助眠藥物的使用以外,日常生活中家人們可以做到的包含多多跟狗貓互動、視情況在安全無虞時可以攜帶至戶外感受環境轉換的刺激、體力負荷得了的情況下適度的運動、以及一些嗅聞玩具、逗貓棒、貓抓板的使用等等,都是能幫助活絡腦部的活動。
目前在飲食及保健品方面,仍然是許多專家研究的方向。一些飲食中鼓勵攝取營養成分包括益生菌、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水果、蔬菜、以及富含中鏈三酸甘油酯的食物。其他可以補充的包括維生素B群、維生素C、維生素E、S -腺苷甲硫氨酸(SAMe)、磷脂醯絲胺酸(phosphatidylserine)、海馬蛋白(apoequorin)。飼主可以跟營養專長的獸醫師詳細討論,規劃飲食及市面上相關保健品的補充給予。
呼籲飼主的話
雖然認知障礙是一項會隨著時間持續緩慢進展的疾病,而且有很大比例的老年動物都會面臨到此問題,但只要飼主、獸醫師共同合作,及早辨認出疾病的發生,多重模式的治療與照護仍能給予這些毛孩一段有品質的老年生活。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