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區動物保護領域最大規模的國際會議-亞洲動物保護大會(Asia for Animals Conference,AfAC)自2001年起2年舉辦一屆,已歷時13屆。而今年第14屆,於8月25日至29日舉辦在臺北萬豪酒店,可以說是臺灣在「保障動物權益」的一大里程碑。
▲彼此共同分享,才能更了解動物的處境。
臺灣成果 舉國慶祝
當所有與會嘉賓齊聚一堂,賴清德總統首先親自蒞臨開幕典禮進行致詞,除了展現我國政府關於動物保護議題的重視,更向國際社會宣示臺灣致力於推動動物福祉的堅定決心。農業部次長杜文珍表示,今年6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正式認證臺灣為「豬瘟非疫國」,使我國成為亞洲唯一同時取得傳統豬瘟、口蹄疫及非洲豬瘟的「三大豬病非疫國」地位的國家。同時,農業部也推動修訂《野生動物保育法》與《動物保護法》,並率先於亞洲推出政府執勤犬專屬保險。而這些成果的背後,無非是依靠NGO團體、動保學協會及民間企業等各界共同支持與努力。
▲臺灣與國際接軌,一同守護動物未來。
會議核心
這場盛會首度舉行於臺灣,吸引來自全球超過25個國家、逾90位專家學者參與,每日出席人數突破400人。活動由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臺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臺灣動物與人學會及農業部共同籌辦,象徵臺灣在國際動物保護議題上扮演關鍵角色,成功將臺灣推向廣大的世界舞台。出席大會的貴賓包括臺北市副市長林奕華,以及亞洲動物保護聯盟理事長Dave Neale、執行長Sarah Grant與Sirjana Nijjar等國際組織領袖,共同見證開幕儀式。本屆大會主題—「反省與跨越」,涵蓋遊蕩動物管理、經濟動物利用、動物科學應用、野生動物保育、水生動物福利及展演議題。其中,來自Four Paws的Matt Backhouse分享東南亞遊蕩犬管理政策失敗的案例,剖析問題核心並反思改進方向;而Dave Neal則代表亞洲動物基金會,與越南約頓國家公園齊心合作,簽署協議終止大象騎乘的觀光行程,並協助當地轉型,促使地方承諾全面停止相關活動。
▲在動物之家的國際友善交流。
前往瑞芳動物之家
這場國際會議不僅僅是彼此齊聚一堂發表意見,更是實地走訪「瑞芳動物之家」,讓大家了解臺灣對於動物的關愛與行動,並且成功讓1000隻犬貓被跨國領養。動保處認為,動物擁有好的收容環境是福利的基礎,致力推廣友善動物理念,並吸收來自四方的經驗才能讓保護的力量更加強韌,並與國際趨勢接軌。
臺灣力量 齊心合作
農業部進一步指出,臺灣長年持續推進動物保護制度,包括加強立法、推廣飼主責任、推動野生動物棲地復育、嚴抓非法買賣與輸出入、保障實驗動物福利,並制定經濟動物飼養與人道屠宰規範,同時推廣友善飼養、永續消費以及人道捕撈與養殖措施。即使有顯著成果,農業部仍承諾持續努力,期望打造更友善動物的社會。由於動物保護議題跨越國界、領域與部門,需要政府、企業及非營利組織的協力合作。藉由本次大會,期待可以持續深化國際交流,彼此分享自身經驗,一同攜手推動更友善的動物環境。
延伸閱讀: